說到線上發(fā)布會,你的腦?赡芨‖F(xiàn)這樣的場景:一塊大屏幕,一個主舞臺,穿著正式的高管們雙手置于胸前,將產品賣點娓娓道來。不出錯,也不出彩。 上周的 OpenAI 和 Google 發(fā)布會,有些不一樣。 OpenAI 的現(xiàn)場布置得很有生活氣息,主打北歐風的松弛感,CTO 和員工們圍坐在木桌前實時演示,拉近和觀眾的心理距離。 Google 則用上了標志性的四色裝飾舞臺,還邀請了穿彩色長袍的 DJ 開場表演,演示 AI 音樂工具 MusicFX,但 DJ 幾近癲狂的精神狀態(tài),反而讓臺下昏昏欲睡。 我盡量不過多地考慮競爭對手,但我無法停止思考 OpenAI 和 Google 之間的審美差異。 Sam Altman 看準時機,諷刺了 Google 一句,有些像當年喬布斯評價競爭對手:微軟唯一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品味。 說他茶味也好,戲多也罷,回顧 OpenAI 發(fā)布產品的過程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這確實是一家擅長向大眾塑造形象的科技公司。 如同魔法的產品,清奇的打廣告方式 上周的發(fā)布會召開前,OpenAI 究竟會發(fā)布什么,眾說紛紜。Sam Altman 回應的同時,不忘賣了個關子: 不是 GPT-5,不是搜索引擎,而是一些人們可能會喜歡的新東西!對我來說感覺就像魔法一樣。 字里行間,似乎呼應了科幻作家克拉克的名言: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,都與魔法無異。 最終,我們都知道了,發(fā)布的產品是 GPT-4o,一個實時對音頻、視覺和文本進行推理的端到端模型。 短短的 26 分鐘里,OpenAI 緊鑼密鼓,演示了最重磅和直觀的語音和視頻交互功能,現(xiàn)場回應網友的問題。 聽到酷似寡姐斯嘉麗·約翰遜音色的 AI 和人談笑風生,低延遲,隨時可以被打斷,用各種語氣講睡前故事,解答紙上的數(shù)學題,為不同語言交替?zhèn)髯g,甚至會因為贊美而害羞,熬夜的人們瞌睡都醒了大半。 語音和視頻功能還用不上,但 OpenAI 用幾分鐘塑造了一個 AI 助手的雛形。 當天,Sam Altman 還在 X 發(fā)了條動態(tài),只有一個詞:Her。 人紅,同時也愛蹭。電影《她》(Her)里的虛擬助手薩曼莎,由寡姐配音。她迷人而性感的聲音,幾乎是整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,后來也成為了情感類語音助手的代名詞。 不難理解,OpenAI 為什么要抱住《她》這棵大樹,因為不需要再講一遍故事,人們自覺地想起這個故事,然后把它和 GPT-4o 相關聯(lián)。 發(fā)布會利索地開完,OpenAI 選擇把更多的細節(jié)和演示例子留到博客里,讓我們自己去翻。 博客一邊延續(xù)發(fā)布會的套路,讓演示落地到生活的具體需求,社交局三缺一沒事,不懂面試技巧沒事,熊孩子教不會也沒事...... 一邊介紹發(fā)布會沒有重點提及的功能,告訴你 GPT-4o 的圖片識別功能挺準確,3D 渲染也很逼真。 即刻上甚至有用戶試著讓 GPT-4o 挑西瓜和讀 X 光片。無需刻意引導,如果用戶對你的產品感興趣,就會發(fā)掘出最有趣的用途。 其實 OpenAI 的思路很明確,發(fā)布會是面向大眾開的,同時他們也知道,大眾的痛點和對 AI 的好奇心在哪里。 回到克拉克的那句名言,什么是魔法? 對于大眾來說,讓科幻電影的功能落地為現(xiàn)實,提供更多 AI 的使用場景,通過免費等方式降低 AI 的使用門檻,融入更多具象的生活細節(jié),其實就是魔法。 高端的商戰(zhàn),往往采取最樸素的手段 領先的技術和好用的產品是挺直腰桿的底氣,但保持高調和搶熱搜也是重要的。 作為反面例子的 Google,已經被 OpenAI「暗算」過很多次了。 上周,OpenAI 比 Google 的發(fā)布會就早一天。今年 2 月,Gemini 1.5 官宣幾個小時后,被文生視頻的 Sora 搶去風頭。 Google當時敗在,OpenAI 很擅長吸睛和定義產品。GPT-4o 和電影《Her》深度捆綁,Sora 則打出了「世界模擬器」的概念。 我們還用不上沒關系,OpenAI 選擇和藝術家們合作,3 月發(fā)布的第一批專業(yè)級作品驚艷眾人。 過了一個月,和 OpenAI 合作的加拿大制作公司 Shy Kids 接受專訪時,才更加客觀地說明了 Sora 的優(yōu)缺點,以及他們動用了大量人類后期。Sora 生成的素材和可用的素材比例,大概為 300:1。 OpenAI 涉嫌虛假宣傳了嗎?也沒有,一邊適時地推 CTO 和團隊出來接受采訪,說 Sora 還不是一個產品,預計年內發(fā)布,一邊在官方 YouTube 發(fā)布由 Sora 精心打造的 MV。 偶爾,OpenAI 的營銷確實有些過于雞賊,尤其擅長基于信息差的懸念營造,但也是因為這樣,它從來不會淡出媒體和公眾的視野。 前段時間,一個測評網站突然冒出一個神秘模型 gpt2-chatbot,大家都在猜測,這是不是 GPT-4.5,Sam Altman 神神叨叨地回應「我對 gpt2 情有獨鐘」。 上周的發(fā)布會之后,OpenAI才攤牌,原來 GPT-4o 就是 gpt2-chatbot。 這是 Sam Altman 擅長的造勢套路,他還曾在專訪中直言,說 GPT-4「有些糟糕」,既讓靠 AI 干活的打工人無言以對,又提高了外界對今夏發(fā)布的 GPT-5 的期待值。 Google 在技術上并不慌,但不知怎么,營銷總是差了些味道,沒有 OpenAI 的存在感強烈,還會犯些破壞形象的錯誤。 去年 12 月發(fā)布的 Gemini 演示視頻,讓全世界興奮了一下,很快被曝光有剪輯痕跡,實際體驗并沒有那么絲滑,演示者是基于靜態(tài)圖像幀和文本提示詞與 AI 交互,而不是視頻和語音,響應速度也被加快了。 今年 Google I/O 開了 2 個小時,發(fā)布了不少產品,并非濫竽充數(shù)以數(shù)量彌補質量,但最終讓人記住的,主要是那個和 GPT-4o 差不多的 AI 助手 Astra。 反過來想,面對 Google 這座巨輪,OpenAI 或許也很緊張,所以屢屢劍走偏鋒。 Google 的人才、算力、旗下產品多年積累的龐大數(shù)據(jù)庫,都具有顯而易見的固有優(yōu)勢,Google I/O 也在往 AI 全家桶的方向發(fā)展,深度地將 AI 整合到搜索框中。 正如英偉達高級科學家 Jim Fan 說的,Gemini 不必是最好的那一個,但卻可以成為最廣泛使用的一個。 可能也因為如此,面對硬實力的 Google,OpenAI 希望把握自己的先發(fā)優(yōu)勢,一邊堅持力大磚飛的模型,一邊嘗試更接地氣的產品和功能探索,洞察痛點,維持潮酷前衛(wèi)的形象。 面向大眾的商業(yè)公司,讓技術人性化的悖論 如果用顏色形容,AI 應該是個「冷色調」的技術領域,不管是算法、大模型還是機器人,都給人敬而遠之的感覺。 Google 的代表色是藍色、紅色、黃色和綠色,但你對 OpenAI 的印象,可能是那些出鏡員工穿著的公司 logo 灰色衛(wèi)衣、用著的公司 logo 黑色杯子。 其實,除了保留技術的潮感,OpenAI 也希望,他們的形象是平易近人的。 網站是 OpenAI 的產品之一,承載著對外宣傳的期望,在我們不會特別留意的地方,OpenAI 同樣也下了功夫。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,起初是非營利組織,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類的方式,開發(fā)通用人工智能(AGI)。2019 年,OpenAI 轉變?yōu)橛邢蘩麧櫣荆闪⒘水a品部門。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從 2021 年 12 月開始,OpenAI 與創(chuàng)意機構 Area17 合作,升級自己的 logo、品牌和網站。 彼時,他們已經決定在 2022 年發(fā)布 ChatGPT。Area17 的任務是,讓 OpenAI 準備好,成為一家「更加面向公眾」的公司。 Area17 的設計思路是「讓技術人性化」:從人的角度看待 AI,反映 AI 如何影響人的生活。 體現(xiàn)在網站上,運用了強烈的色彩、抽象的形狀,既保留了科技感,又注入了人文色彩,配圖主要是兩種主要類型:抽象的 AI 生成圖片,淺景深的暖色調人像攝影。 最初的排版甚至有些懷舊的報刊雜志風,因為未知容易讓人恐懼,設計團隊想帶給用戶舒適和安全的感覺。 設計是傳達理念的媒介,無形地影響和塑造用戶對產品的觀念。 OpenAI 為 ChatGPT 設計的對話界面,思路也是類似的,簡單性高于一切,每個交互都不言自明,無需說明書。 同樣是語音助手,GPT-4o 和 Astra 的側重方向是不同的,前者突出「情感」,懂幽默,會害羞。后者突出「助理」,更加謹慎。 然而,就像《她》的 BE 結尾,OpenAI 越宣傳自己產品的人性化,越讓人懷疑背后的危險。從所作所為來看,OpenAI 似乎也正在背離自己的初衷。 自從董事會的宮斗事件以來,首席執(zhí)行官 Sam Altman 個人的行事作風就陷入了爭議。 上周,OpenAI 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官宣離職,維護 AI 安全的超級對齊團隊負責人之一 Jan Leike 出走,外媒 Vox 還曝光了 OpenAI 嚴苛的離職協(xié)議。 GPT-4o 有與寡姐相似的音色,OpenAI 解釋是找了另外的配音演員。今天寡姐聲明,OpenAI 找過自己,但她拒絕了,并沒有授權自己的聲音給 OpenAI,已經發(fā)律師函讓 OpenAI 下架和她相似的音色。 圖片來自:X@TrungTPhan 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 越向成熟的商業(yè)公司發(fā)展,OpenAI 越無法回應「創(chuàng)建造福全人類的安全通用人工智能」,這個寫在他們最初使命里的問題。 正如壓碎創(chuàng)意工具的蘋果 iPad 廣告《Crush》引起的爭議,迎接技術的變革和恐懼技術的威脅,兩種情緒交織并行,已經是時代的旋律。OpenAI 或許讓我們更多地看到前者,但無法控制我們懷疑后者。 本文來源:Appso
|
原創(chuàng)欄目
IT百科
網友評論
聚超值•精選